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探索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新路径

    信息发布者:tiandong1129
    2017-04-12 11:16:36   转载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是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基础工程。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探索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新路径,笔者在钱塘镇作了认真调查,引发出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北部边陲的合川区钱塘镇是一个拥有94322人的农业镇。钱塘镇现有26个农村党支部(其中2个社区支部),农村党员1876人,占全镇党员总数的76.74 %,担任村干部的102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5.43%。

    近年来,钱塘镇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农村党建工作重点,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镇党委在健全体制、牢固制度、用活载体和突出特色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党员学习管理体系建设,达到有人管、有人做、实在学的有序效果。二是坚持“三会一课”、党务公开、民主评议、班子回访等制度,强化规范全镇党员的学习管理;三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平台,不断拓展农村党员教育渠道,以举办培训班、召开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党员思想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四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等特色活动,激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钱塘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虽然已步入制度化、正规化、常态化轨道,取得了实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接受教育难

    在全镇1876名农村党员中,从年龄上来说,35岁以下的141人,占农村党员的7.52%,36岁至45岁的195人,占10.39%,46岁至54岁的266人,占14.18%,55岁以上的1274人,占67.91%;从学历上来说,大专以上学历的58人,占3.09%,中专(高中)学历的268人,占14.29% ,初中以下学历的1550人,占82.62%。在26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中,60岁以上7人、占26.92%,55—59岁6人、占23.08%,46—54岁11人、占42.31%,36—45岁2人、占7.69%,35岁以下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占15.38%,高中(中专)学历的13人,占50.00% ,初中(相当于初中)学历的9人,占34.6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党员、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现象十分明显,导致了农村党员思维理解差、学习吸收难,影响了教育效果。

    (二)认识不到位、教育落实差,提升素质难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村党支部书记不能从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来认识党员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倾向,对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不力,组织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如一位老党员说“这些年,支部讲啥子学习教育哟,只想搞钱,党员的思想哪能不变呢!”。有的党员存在一定小农思想,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结果导致思想落后、僵化,失去了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正如群众所说“现在有些党员不如社员(群众)”,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集体经济薄弱、阵地作用发挥差,保障教育难

    调查中发现在26个村(社区)中,有一半的村没有收入来源,部分村甚至出现负债。其余有收入的村主要靠塘、堰和房屋出租,年收入在 1万元左右。税改以来,因为缺乏发展项目,各村(社区)经济来源无法保证,村(社区)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都是靠上级财政负担,只能保证基本的工作运转,除必要的会议和要求开展的大型活动外,大部分村党支部很少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近年来,政府集中新建、整修了村级组织活动室(设备简陋),然而就这一室除开会外,平时是大门紧锁。目前26个村(社区)虽然建立了远程教育终端,建起了配备5000余册书籍的农家书屋,但因为无钱落实管理人员务工工资,远教设备、农家书屋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教育机制不活、针对性不强,推进教育难

    调研中发现,在党员教育上存在机制不灵活,缺乏系统性的现象。组、宣、纪部门协调配合不一,存在内容重复、时间交叉现象。在教育内容上空洞大套,针对性不强,较少有通俗易懂、形象直观、适合农村党员的学习资料,许多党员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坐不下来,听不进去,学习效果不佳。在教育形式上采取“以会代训、你听我讲”的模式,缺乏新时期“三农”特色和新意,农民党员对这样的学习教育方式感到乏味,有的甚至不参加学习教育活动。

    (五)制度落实不力,党员流动量大、教育管理难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流于形式;个别村支部长期不过民主生活会,开展活动走过场,党小组名存实亡;有的村支部为了吸引党员参加会议,只有采取发放误工费或补贴的方法保证会议的正常召开。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逐年增多,2013年4月底止达245人,占该镇农村党员总数的13.06%,这些外出务工党员工作无定所,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处:一是流动党员无法参加组织生活和党性实践活动,对其管理、教育出现了真空。二是在家一些老党员缺乏收入来源,由于家庭或因病、或因学致穷,在主动放弃低保、慰问等方面不能发挥表率作用,失去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同,组织观念淡漠,不参加村党支部党员活动、不参加组织生活。 

    三、工作思路与建议

    根据笔者多年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和对钱塘镇的调研,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一)选用好基层党组织领头人(书记)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镇、村各级党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农村看支部、看支部书记”。能否选用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书记),直接关系和影响农村党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各级党委要在建好班子选好人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切实整顿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好基层领导班子存在的软、弱、涣、散,老龄化、低文化等突出问题。二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选任机制,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将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文化、懂管理、能吃苦和热心服务农村的符合任职条件的年轻人选任为基层党组织书记,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党建、社会事业发展的带头人。鉴于目前农村年轻党员大量外出务工特点,可以面向社会在致富带头户、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选取任村(居)党组织书记;还可从上级部门、乡镇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选派符合条件的人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后备人才培养,为农村党员教育提供人力资源和组织保证。

    (二)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教育载体

    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农村有很多的党教资源,如果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党教载体,定会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起到更好作用。如以区级党校为载体,适时组织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为主体的支部成员参加的党教培训,使之成为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的宣教骨干;以有线电视为载体,开辟讲座栏,党的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有计划地开展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收视,对其进行教育;以远程教育为载体,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对党员进行教育;以村级组织活动室、农家书屋为载体,切实解决好管理人员务工工资,真正做到对外开放,吸引党员、群众自觉学习受教育;以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钱塘的金子沱武装起义纪念碑),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落实制度、开展活动为载体,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制度、流动党员联系制度等,组织开展党的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召开形势报告会、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理论征文研讨活动,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切实提高对党员的教育效果。

    (三)丰富创新党员教育方式

    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更要注重其形式的变化性、创造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党员的从业、职务、年龄、文化、经历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内容加以创新。针对目前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方式上要有新突破,可采取分类办班、因需施教,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的办法。一要改进党组织书记教育机制,优化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采取分类培训、外出参观、以会代训、交流座谈、巡回观摩等方式,开阔其视野。二要实行分类教育培训:对干部党员教育,重点应放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勤政廉政、基层管理上,以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科学管理、劳动技能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对一般党员的教育,应采取适合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方法,注重基础理论、法律法规、先进典型、科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学习教育;对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 做到因人、因时和因地制宜,利用节假日他们返乡探亲期间以探访或召开会议等方式对其进行沟通与教育,做到寓教育于服务之中,为他们提供择业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和维权服务。 

    (四)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在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薄弱环节,立足于从根本上、制度上解决问题,建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从源头抓起,完善发展党员制度。重点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制度,确保党员及时、长期、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二是搭建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平台,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三是创新农村党员学习内容和方法,落实党员学习教育考核制度。镇党委对各村党支部、党员的学习培训计划、进度以及学习成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考核,督促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真正取得成效。四是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注重在完善实现流动党员权利与义务的保障制度、流出地、流入地与流动党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制度、流动党员的服务等机制上下功夫,调动党员和党组织的积极性,完善流动党员联系制度,使流动党员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主动联系组织,自觉学习和接受教育,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